2017年5月19日下午2点30分,由鲁迅文学院、宁夏作协主办,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协办的“大地行走者”唐荣尧非虚构作品研讨会在北京鲁迅文学院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宁夏作协秘书长闫宏伟,国内著名作家、评论家徐可、李朝全及鲁迅文学院相关领导与学员,出版人,媒体记者等百余人参加了研讨会。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邱华栋为此次研讨会的主持人。
会上,李敬泽首先对非虚构做出解释,他提出写作需要非虚构,需要将我们习以为常的事物、被概念化的事物、被限定的事物重新认识和打开,这也是非虚构作品一个很重要的认识论的方向。唐荣尧的作品就是从非虚构写作出发,展现出一个精彩纷呈的世界,他的书依据史料,更多的是依靠大量的田野调查和积累。通过他的书,便可知道他是一个内心有宝藏的人,希望今后取得更大的成功。
徐可、李朝全先后对唐荣尧的《西夏史》作出评论。徐可认为唐荣尧如此高产与他在写作方面的勤奋与努力是分不开的。对于《西夏史》,有三点感受:一、《西夏史》的意义重大。西夏王朝虽然存在的时间很短,但对当时的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西夏史在中国的正史中是严重缺席的,进而导致了整个中国历史在这一段是残缺的。从这个方面来讲,这本书非常有意义。二、田野调查与史料的完美搭配。被称为“中国第一行走记者”“当代的徐霞客”的唐荣尧为了打捞这一段尘封的历史,做了大量辐射式、田野式的考察,再加上史料的依据,使作品变得厚重、扎实。三、史料的应用与处理方面恰到好处,史料与田野调查完美结合。
李朝全谈到,唐荣尧在《西夏史》一书中以史入文,以文入史,既有诗歌,又有大量的史料,将宏大叙事与细节描写、历史专著与文学创作的关系处理的很好。采用这种写作方式,非常成功和新颖,也提供了很大的写作空间。
钟正平对于唐荣尧一史一文的写作方式也表示认可,他认为唐荣尧是一个行走的文人,一个伏案的记者,一个重于考察的学者,一个独立的行者。如《西夏史》《月光下的微笑》就是跨文化、跨学科、跨表达方式的代表作品,呈现出丰富多彩的一面。但同时也带来一个问题,即如何界定这两部著作是文学作品、学术专著还是大众读物?这也使得不少人会对他的写作方式表示怀疑,有不客观的评价。
刘大先从远方主义的角度对《月光下的微笑》进行评论,他认为该书是对远方主义的反叛,唐荣尧通过自己的行走与田野调查,脚踏实地的从生他养他的土地做起。通过神秘、丰富的伊斯兰文明的风采,展现出一个动态的、流动性的中国,一个生机盎然的中国。
杨庆祥认为唐荣尧的作品主要分为两大系列:西夏系列和伊斯兰系列。对于伊斯兰系列中的《月光下的微笑》有两点感受:一、极度张力的题材。伊斯兰文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不仅具有政治战略性的地位,更具有写作战略性的地位,重要而又敏感,极度张力与可能性。选择伊斯兰文明在中国的发展这一题材非常成功。二、个人观点的加强。《月光下的微笑》中通过采用一诗一史、散文与叙事结合的写作风格,展现出了一个宏大的文明场景。但还应注意的是需要加强作品中的个人观点,向人们表达出一种爱憎分明的立场与态度。
我社编辑在研讨会中提到,《月光下的微笑》是“伊斯兰文明之旅”丛书的第一本,无疑将成为中国伊斯兰文化研究领域一个积极的探索。从图书设计的角度来讲,内容与设计的紧密结合是策划的宗旨,既展现出独特,又增强图书的观赏价值。陕西师大出版总社将继续推出唐荣尧系列作品:“伊斯兰文明之旅”丛书之《北纬40-50度:草尖上的信仰》、《宁夏之书》(修订版)、《王族的背影》(修订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