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中心
叶 朗:多读经典著作和大师的著作——和青年学子谈读书
发布日期:2022-03-18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

人文学科研究生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读书。据统计,我国大学文科研究生的读书量,大大低于国外大学研究生的读书量。现在,我们有些毕业生的文化素质和学术水平比过去有所降低,读书少是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我希望诸位在攻读博士学位或硕士学位的三年中,要加大自己的读书量,要用更多的时间来读书。

当然在走上工作岗位以后,为了继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工作能力,同样要多读书。

我当学生的时候,我们的老师就向我们强调要多读经典著作,多读大师的著作,现在我也要向你们强调这一点。我想,这也许可以列为读书的第一条原则。

每个学科都有若干经典著作,这些经典著作都是每个时代人类最高智慧的结晶。每个学科都有一批大师,这些大师的著作也充满了智慧。我们要在全社会提倡尊重经典,要提倡大学生、青少年学习经典、熟悉经典。经典引导大学生、青少年去寻找人生的意义,去追求更高、更深、更远的东西。快餐文化、流行艺术不可能起到这种作用。当然,我们不反对快餐文化、流行艺术,但是我们反对用快餐文化、流行艺术来排挤经典。我们也反对解构经典、糟蹋经典,把经典荒谬化。经典的作用不可替代,经典的地位不可动摇。

读经典著作和大师的著作,就是为了吸收他们的智慧,使自己更快地成长起来,使自己更快地成熟起来。俄国19世纪哲学家、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有一本小说《怎么办》,在当时影响很大,因为小说中写了几位那个时代的新的人物,其中最杰出的一位名叫拉赫美托夫。这位拉赫美托夫读书有一个习惯,就是只读经典著作,例如文学就读果戈理,物理学就读牛顿。他说,其他一些著作,我只要翻一下,就知道它们是果戈理的模仿,或是牛顿的模仿,有的是很拙劣的模仿。正因为他读的是经典著作,所以在同样的时间里,他的收获比别人大,他的进步比别人快。

多读经典著作,多读大师的著作,经常接触经典,经常聆听大师,可以把自己的品位提上去。一个人如果老读三四流的著作,就会让那些著作把自己框住,自己的情趣、格调、眼光、追求也会慢慢降低。这也是一种熏陶,一种潜移默化。大家都读过莫泊桑的小说《项链》,我记得过去的中学语文课本中就有这篇小说。小说女主人公为了参加婚礼,向人借了一条项链,结果项链丢了,她得赔人家。项链很贵。为了挣钱,她去给人洗衣服,什么活都干。她的生活环境变了,接触的人也变了,人的性情也变了。过去很文雅的一个人变得可以站在大街上两手叉着腰大声骂人。为什么会变成这样?这就是环境的影响、环境的熏陶。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都极大。一个人读的书也构成一种精神——文化环境,它会深刻影响一个人的文化气质和文化品格。

近两年,我经常引用俄罗斯电影大师塔可夫斯基的一段话。他说,他小时候,他母亲要他读《战争与和平》,并且告诉他那些段落如何写得好。这样,《战争与和平》就成为他的艺术品位和艺术深度的标准,“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办法阅读垃圾,它们给我以强烈的嫌恶感”。这是文化的熏陶。现在我们如果反过来,如果我们的青少年从小都是接触文化垃圾,那么他就再也不能接受经典了。

对经典著作和大师的著作要精读。精读,用古人的话说就是“熟读玩味”,也就是放慢速度,反复咀嚼、读懂、读通、读透。读懂,就是要弄清楚书中每句话的意思,这有时也不容易。读通,就是要融会贯通,把握它的内在意蕴。读透,就是把书中有价值的东西充分吸收到自己的头脑中来。一个人要提高文化修养,打下做人、做学问的根底,必须精读几本书。

精读,换一种说法,就是细读。多年来我一直感到,我们对于一些前辈大师的著作往往读得很粗心。所以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在各种场合提出,我们要细读朱光潜、细读宗白华、细读张岱年、细读汤用彤。细读这些前辈大师的著作,可以读出许多新的东西,可以读出许多对我们今天仍然很有启发的东西。

当然,要精读一本经典著作或一本前辈大师的著作,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有时要花很大的力气。五十多年前我曾读过日本一位哲学家柳田谦十郎写的自传。他在自传中说他花了整整一年时间才读完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为了庆贺这件事,他夫人还专门为他举办了一次家宴。这个故事使我领悟到,一个人写出一本书固然不容易,固然值得庆贺,一个人读完一本书(当然是《纯粹理性批判》这样的经典著作)也同样不容易,同样值得庆贺。

读经典著作不能太性急,不能贪多求快。熊十力先生曾经说,过去一些名人传记往往称赞这个人“一目十行”,其实这种人在当时不过是一个名士,很少能成就大的学问。所以读经典著作不能求快。相反,要静下心来读,要放慢速度,要充分消化,把书中有价值的东西充分吸收到你自己的头脑中来。像康德、黑格尔这样一些经典作家的著作,如果你一年能精读两本,我想就是很大的成绩。如果坚持下去,10年你就可以精读20本,20年你就可以精读40本,那就了不起了,你就可以说是脱胎换骨了,人人都要对你刮目相看。

熊十力先生还盼望年轻学者把读经典著作养成一种习惯。他说,“每日于百忙中,须取古今大著作读之,至少数页,毋间断。寻玩义理,须向多方体究,更须钻入深处,勿以浮泛知解为实悟也”。

同时,读经典著作和大师的著作,要善于抓住书中最精彩的东西,抓住最有原创性、最有启发性、最有包孕性的东西。所谓最有原创性,就是作者在学术研究和探索中提出新的见解、新的理论。特别在理论的核心区域提出的新的概念、新的命题。因为,经典著作和大师著作的价值,就在于这些富有原创性、启发性和包孕性的思想和命题。这就是精华。这就是灵魂。我们要善于发现,要善于抓住,要善于挖掘。

 (作者:叶朗,系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王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