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中心
《北京晚报》刊发《重新发现〈诗经〉》书评
发布日期:2023-02-14    文章来源:北京晚报    分享到:

    2023年2月3日出版的《北京晚报》,刊发了由宋晨希撰写的书评《从〈诗经〉中发现真实上古史》,向广大读者介绍并推荐了总社图书《重新发现〈诗经〉:藏在风雅颂中的历史》。

2023021409585410.jpg

  书评链接:

https://bjrbdzb.bjd.com.cn/bjwb/mobile/2023/20230203/20230203_021/content_20230203_021_1.htm#page20?digital:newspaperBjrb:AP63dca07de4b0ed71f928791e

  全文如下:

从《诗经》中发现真实上古史

宋晨希

  记得小时候,我爷爷曾跟我说,他们幼年念私塾,都知道一句话,叫“学了《诗经》会说话,学了《周易》会算卦”。千百年来,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诗经》都是当作文学范本而被大众认知的。

  这也不怪人们的认知,早在春秋末年,孔子就已给《诗经》奠定了基调:“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所谓“无以言”,朱熹注曰“言之无物,言之无据”。此外,孔子还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货》)总之,千百年来,人们都将《诗经》当作抒发个人情感、学习作诗的典章教材。

  然而,这种评价却忽略了《诗经》的另一个价值——史料价值。正如学者李树军在《〈诗经〉与周代社会交往》中所言:“西周、春秋时期,诗歌不只具有抒发情志的功能,还有重要的社会政治功能,诗歌是其礼乐制度和礼乐文化的重要构成内容,诗歌是仪式的组成部分,诗歌还可以观察不同地域的风俗习惯,借以了解朝廷和诸侯国施政的效果。”作为西周初到春秋中叶的诗歌总集,《诗经》里面保留了大量最原始的史料,蕴含了当时人对当政者的态度。

  如果我们把《诗经》当作史料来读,必定会读出不一样的维度。刘蟾《重新发现〈诗经〉》一书,正是用通俗的语言,以《诗经》作为史料,同时参考最新的出土文献以及学术成果,来为我们重建了商朝建立到春秋末年的真实景象。

  本书开篇,作者即以《商颂》来追溯商朝的历史,按照王国维的研究,“《商颂》盖宗周中叶宋人所作以祀其先王”(《观堂集林》),因此,与后出史料相比,《商颂》所载更为可信。作者在书中根据当代学者所做的考证以及地下出土材料,更正了人们一直以来对商纣王时期的“酒池肉林”和“炮烙之刑”的认知。

  所谓“酒池肉林”,其实是上古时期人们聚众“群饮”风俗的遗留,而“炮烙之刑”,也并非是把人绑在烧得通红的铜柱子上。作者根据上博简(注: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中《容成氏》的记载,认为“炮烙”实为“炮格”,是由人修建一座高台,在台下放上铜盂和木炭,再给台上架一根圆木,让人从中走过去,若中途掉下则会被烧死。

  书的第二部分,作者则从“雅”中来还原西周的兴起与灭亡。作者选取了《生民》《公刘》《黄矣》《大明》等几篇作为证据。根据李山教授考证,这几篇其实都是西周中期的祭文(见《〈诗经〉创制的历程》)。祭祀最主要的是心诚,因此,这些祭文中所讲述的一些事迹是可以作为史实依据的。当然同时也要注意,其中必然也有周天子粉饰自己统治之词。比如,周人的祖先姜嫄感而受孕等,这些本不可信,实为统治者强调权自天授之言。但《生民》里说,姜嫄所生之子后稷推行科学合理的农作物耕种,则可以从侧面反映周代早期部落农耕技术的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援引一些最新的研究,廓清了“共和”一词的真实含义。一般认为,周厉王出逃后,召公、周公共同执政,称之为“共和行政”。其实,这一词并非后世所指的社会政体,通过《竹书纪年》的记载可以发现,“共和”其实是指代一个名叫“共伯和”的人,他在厉王被驱逐后执掌朝政。

  此外,还有对“烽火戏诸侯”的考证。虽然很多学者已从不同角度考证“烽火戏诸侯”并不存在,但是作者独具慧眼,从《小雅·菀柳》中发现依据。《毛诗序》说这首诗刺周幽王“暴虐无亲,而刑罚不中,诸侯皆不欲朝”,根据李山研究,该诗应出现在西周后期东周之初。若真有“烽火戏诸侯”,时人肯定不会不写,但其中未见相关记载,从另一个侧面也间接证明了此事子虚乌有。

  作者花费最大的篇幅,是注重运用《诗经》中“风”的相关记载来还原几个春秋诸侯国的真实事件。“相比《颂》《雅》而言,《风》的争议最小”,因为“风”都是“王官采诗”,即官方到民间采集的歌谣,因此更加原汁原味,最能反映当时的政治事件、社会风俗等。

  进入春秋时代,中国形成了“礼崩乐坏”“王纲解纽”的局面,分封制不再具有约束力。但是这种局面是如何出现的?作者从郑国、齐国、卫国、鲁国的发展过程及其衰亡过程,展现出了春秋乱世中,各诸侯国君主是如何人伦丧尽、信义丢失的。

  作者运用“风”中的相关篇章,让我们了解了当时人对这些肉食者的鄙视,同时表达出同情弱者,尤其是很多作为政治牺牲品女性的悲惨命运。比如当郑庄公的母亲和她小儿子打算密谋篡夺君位,当时的人就借用女子与情郎幽会的故事,来讽刺郑庄公的阴险狡诈:他之所以忍让弟弟叔段,其实是想让他主动造反,从而有借口除掉他,自己还能博个仁爱的美名。

  在繻葛之战中,郑庄公主动攻打周天子军队,甚至射中周天子。当时的人就通过诗,生动地反映了此后周天子悲惨的状况,甚至连丧葬费都要向诸侯借。

  类似的例子,在书中比比皆是。可以说,本书是以《诗经》为资料,为我们还原了商周和春秋时代真实的历史。倘若没有学者根据历史背景,对这些诗进行解读,很多人可能仅仅只能把它们当成是爱情诗、闺怨诗,认为是表达作者的孤独、失恋、寂寞的心情等等。其实,这些诗背后有着“讽喻”的深刻含义,甚至蕴藏着政治的血雨腥风,并非如当下某些解读《诗经》的书籍所说的“越古老,越美好”。

  读完这本书,你会深刻地发现,不论是什么时代,百姓始终都是用脚投票的。百姓内心的喜怒哀乐,都蕴藏在彼此传唱的歌谣中。即使历史如何被篡改,那些最真实的声音,始终不会被掩盖。

2023021409592276.png

编辑/李宣仪 审核/王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