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中心
特别策划 | 2023年度十大学术热词盘点
发布日期:2024-01-04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分享到:

  编者按:刚刚过去的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之年。这一年,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高度的学术自觉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中国学术,发展中国理论,传播中国思想,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应有的贡献。今天,本报推出特别策划“2023年度十大学术热词盘点”,回顾一年来学术研究热点焦点,梳理理论创新成果,记录时代的脉搏,感受思想的力量,拓展未来研究方向。


  学术热词一:习近平文化思想

  学术热词二:中国式现代化

  学术热词三: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学术热词四:“一带一路”十周年

  学术热词五:“三大全球倡议”

  学术热词六:新质生产力

  学术热词七: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学术热词八:文明交流互鉴

  学术热词九:高质量发展

  学术热词十:ChatGPT


学术热词一:习近平文化思想

热词简介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2023年10月7日至8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最重要的成果,就是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

研究概述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迅速引发学术理论界掀起学习热潮。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专注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宣传研究阐释,聚焦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创性贡献、理论品质、丰富内涵、核心要义、鲜明特质、实践要求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与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传承创新、新科技革命的内在联系,以高度的学术自觉科学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致力于为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提供更为坚实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2023年,全国社科院、高校、研究机构举行了一系列关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题研讨会,理论报纸期刊从不同维度设置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主题专栏,推出系列论著、论文,优秀研究成果不断涌现,有效推进了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阐释的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当前,学术理论界在习近平文化思想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等研究领域取得积极进展,努力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国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学理解读

  学者们认为,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新时代的丰富与发展,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具有极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实践性,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为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注入了强大动力。当前,学术理论界聚焦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宣传研究,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学术导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与国外哲学社会科学资源融通,聚焦国家战略需求、优化组织管理模式、强化战略力量储备、构建综合支持体系,着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三大体系”建设,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时代特色更加鲜明、研究质量持续提升、育人功能明显增强,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发挥了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的作用。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习近平总书记从文化关乎国本、国运的战略高度,系统回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为“两个结合”的重大创新成果,习近平文化思想为破解“古今中西之争”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方法,“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实现了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在其“化学反应”中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本体论意义上的整体观照,又有认识论意义上的宏阔视野,还有方法论意义上的部署要求,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的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是随着实践深入不断丰富发展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文艺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作用,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文艺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文化的内涵包罗万象,文化的力量无所不在。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守正创新,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研究展望

  面向未来,学术理论界将重点从以下几方面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加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研究阐释。一是加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理化阐释。分类布局有组织科研,整体性、全方位、多层次、各领域、专门化、长期性地研究阐释宣传习近平文化思想,努力形成学术意志高度统一、创新力量高度聚合、科研行动更加有效的学术共同体,立足于新的知识命题、知识概念、研究范畴、知识方法的创设,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为主要途径,建构具有主体性、原创性与本土化的知识、观念、方法、命题、理论等,形成与时俱进的创新性标志性成果,科学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自主知识体系。二是推进习近平文化思想“三进”工作。把习近平文化思想贯穿到学科建设、课题研究、学术交流、成果评价、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特别是坚持科学准确进教材和鲜活生动进教材相统一,用心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教材;积极把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体系、核心要义、实践要求等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学习丰富文化学识、增长文化见识、塑造文化品格,达到入心入脑的育人效果。

  对于文艺工作者而言,学习贯彻研究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归根结底要落实到创作实践中,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经典文艺形象”是在树立文化自信的前提下提出来的,是加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识,其中包含着鲜明的中华文化辨识度。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形象,满足当下人民的审美需求,我们要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整体框架中来认识文艺的重要功用,将“经典文艺形象”视为一个文艺的核心命题。

  秉持开放包容,以大历史观把握时代走势。学术理论界要以新的文化使命迈向文化发展新高度,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主线,进一步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深化对“第二个结合”的学理阐释,理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文化蕴涵,以中国精神的时代表达讲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故事,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本报记者  段丹洁)


学术热词二:中国式现代化

热词简介

  中国式现代化是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和实践的重大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深刻阐述,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和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认识,为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科学指南。

研究概述

  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和拓展,学术理论界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突破的研究持续升温,涌现出丰硕的理论研究成果。据中国知网显示,2023年度,同中国式现代化主题相关的文献有14000余篇,相关学术会议近千场。学习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等推出多部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精品力作,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研究愈发丰满、立体和系统。

  2023年,学术理论界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从本质要求出发,解读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使命任务、路径选择、价值意蕴等;从内在逻辑出发,探讨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从批判视角出发,审思中国式现代化对现代性与资本逻辑的超越;从时代任务出发,剖析共同富裕、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数字中国建设等各项事业在推进拓展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进展与契机;从文明发展出发,探赜中国式现代化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的内在耦合性。

学理解读

  2023年,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产出的理论成果,学术理论界在诸多方面取得了共识。

  一年来,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研究热度始终处于学术界的高峰值,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研究从不同层面介入了中国式现代化问题的研究,既有理论科学方面的论证,也有实践科学领域的探索,形成了研究中国式现代化蔚为壮观的文献基础和理论平台,对于提升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研究质量具有重要的引领与启发意义。

  学界取得的理论成果还包括:一是深度解读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作出了“五维诠释”,学界据此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原点进行溯源,以期阐明中国式现代化的存在合理性、推进必要性和历史超越性。二是全方位贯彻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作出了“九维规制”,学界也在此基础上对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具体进展提出了现状总结和发展要求,使中国式现代化不仅仅局限于基础理论研究,而且在具体实践的推进和拓展上更加充实。三是坚持扬弃原则,在批判继承和自主创新的基础上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中国式现代化对现代文明的新探索,旨在开创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的现代性原则新秩序。通过运用批判武器,实现对西方现代性与资本逻辑的审思与超越,是学界当前始终坚持的研究思路。

  此外,通过多角度深层次阐释,当前学术理论界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从唯物史观角度研究中国共产党探索现代化的历史,梳理了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在现代化建设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成就,总结了现代化建设的宝贵经验和教训,分析了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两步走战略安排,深化了我们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实践经验和战略安排的学理认知。特别是通过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进程不可逆转的认识,深入把握了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联系,高度认同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这个重要结论。

研究展望

  党的二十大以来乃至到2035年直至21世纪中叶,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不懈奋斗的伟大事业,必须为此全力以赴、尽心尽责。在中国式现代化不断付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过程中,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条件推动、制度保障等各种要素和运行机制,自始至终得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护航,中国式现代化在实践中既需要政策的倡导和推进,也需要法治的规范化保障,必须在法治轨道上有序推进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相关的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学者们表示,未来应充实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研究。首先应继续着眼于其九维本质要求,将每一维度的本质要求化抽象为具体、化应然为实然、化离散为系统;其次,要坚持宏微并进、内外融通,结合世界历史和百年变局,深入阐释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重大原则;最后,要切实把握和廓清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强党与强国的有机联系,阐述好党的领导与党的建设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引领作用。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知识体系和理论体系的建构,是当代中国学者的重要责任。基于现代化建设的中国理论和中国实践,立足于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积累,必须要多个学科视角揭示中国式现代化的知识范畴和基本原理,系统地思考中国式现代化的知识谱系。前进道路上,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必须审慎评估现代化建设面对的各种挑战,作出战略预判,居安思危,做好各种应对的预案和规划纲要,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的重大考验,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推进保驾护航。此外,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还具有与其他国家现代化共享的共同特征,能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可资借鉴的现代化经验和方案。中国式现代化是最动人、最具说服力的中国故事。当代中国学者需要深入研究在世界舞台上有效且广泛传播中国式现代化的经验和理论,着力推进国别化、区域化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经验传播的战略和策略,有针对性地研究不同国家的历史条件、文化传统和民族特征,提出现代化理论的国际传播对策建议,让中国式现代化故事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宽广语境里讲得生动、讲得精彩。 

(本报记者  段丹洁  查建国)


学术热词三: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热词简介

  “殷墟我向往已久,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安阳殷墟遗址时首次提出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2023年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阐明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实现了对“第二个结合”核心要义的破题,首次提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根本遵循。

研究概述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首次提出之后,学术理论界高度关注,开展了系列阐释与解读。尤其是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召开之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中华文明与中国式现代化相互融通、彼此成就的逻辑关系,使学界探讨“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深度与广度不断拓展。

  深刻把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科学内涵与理论意义,是深化相关研究的前提。2023年,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界积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组织召开了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学习研讨会,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深邃意蕴与科学内涵,为学界深化研究提供了助力。在权威报刊引领下,众多报纸理论版及学术期刊都开辟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相关研究专题专栏,组织不同学科领域知名专家学者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基本内涵、历史逻辑、建设路径、价值导向、国际传播及其与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关系等诸多层面,展开了多维度系统研究阐释工作,拓展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图景的全新学理视域。

学理解读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提出具有重大意义。“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提出,正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交汇期与人类文明形态变革的时代转折点,连接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昭示了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理论必然与实践要求。从理论层面讲,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从“两个大局”出发,深入理解历史必然性,重塑人与世界、人与历史的互构关系,把握历史主动的鲜明体现,实现了普遍与特殊、逻辑与历史、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开拓了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文明叙事新视野。从现实层面讲,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要传承好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历史文脉,蕴含着充分激活中华文化主体性、增强文化自信、保持中华民族独立自主发展的内在要求,有利于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独特优势,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自主现代化发展新路。

  学者认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的文化使命。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中华文明具有的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成为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基础,更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越走越宽广的重要前提。不理解历史中国、文化中国,就很难理解现代中国;忽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必然使中国问题简单化,迟滞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中华文明是具有高度包容性的文明,倡导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一种具有现代性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为己任,为全球化时代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实践提供了全新选择。 

研究展望

  当前,学术理论界开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研究议题不断拓展,探讨内容持续深化。面向未来,必须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科学指引下,在“两个结合”的深入拓展中,深入理解和诠释好“何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何能”“如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重大命题,既要着眼于世界历史发展的整体进程,在与西方现代文明的比较中回答好“何为中华”“何以中华”“中华何能”等基本问题,又要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运用中华民族的文化智慧诠释好“何为现代”“谁之现代”“如何现代”等关键问题。

  要从历史出发,深刻领悟、阐释“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城市是文明的要素之一。良渚古城的发现,确证了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城市发展史。包容性、创新性始终是中华文明城市文化的精神内核。城市化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表征,我们应立足建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之逻辑,拓展城市史与城市化研究,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自然融入中国的现代化城市建设中。要致力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城市,发展具有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城市文化,发掘和传承古代城市建设中的“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持续优化城市化空间布局、消除城乡差异和区域差异,使全体中国人民共享现代文明成果。

  要理论联系实际,为创造新时代的新文化发挥实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全面总结阐述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深刻阐明了“第二个结合”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铸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指明了前进方向。因此,学术理论研究必须回应重大现实关切。如何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高度来凝结和提炼中国式现代化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建设一个“理论中国”,进而为解决世界难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关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研究,应紧紧围绕进一步阐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图景、正确理解“第二个结合”的科学内涵与方法论意义,以及更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等方面,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为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贡献力量。

(本报记者  刘远舰)


学术热词四:“一带一路”十周年

热词简介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一带一路”倡议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合作成果丰硕,已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搭建起了重要实践平台。2023年10月,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中国召开,标志着“一带一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站在新起点上,系统总结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年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果,探讨共建“一带一路”不断演进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尤为重要。

研究概述

  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十年成就,学术理论界积累了大量研究成果,2023年度的研究更多聚焦于整体性、系统性的回顾总结。2023年10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全方位总结了十年来“一带一路”多领域互联互通的合作成果,系统阐释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原则、理念、目标、愿景等核心内容。与此同时,国内科研机构、高校、智库围绕“一带一路”十周年建设成就推出多份回顾性报告,从多个角度分析总结“一带一路”的实践经验、发展前景与未来挑战。

  总的来看,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实践涉及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诸多方面,这也使当前“一带一路”研究集中表现为广泛性和系统性两大特点。在具体研究层面,早期主要以“一带一路”的基础研究为主,包括概念定义、本质属性、发展动力等基本问题。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国际影响力持续上升,学术理论界除关注“一带一路”建设的转型发展、合作成效、产业安全等现实问题外,对其发展规律的学理探讨也更加深入,“一带一路”研究呈现出更为系统综合的面貌。双边、多边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内容,较为突出的研究成果包括对“一带一路”实践下国际合作机制和合作理论的创新,这也为中国国际关系自主知识构建提供了重要的探索路径。此外,学术理论界围绕“一带一路”促进经济发展、增进人文交流、服务外交布局等议题,展开了诸多专业研究与理论探讨,有效回应了“一带一路”发展现实,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了有力的学术支撑和智力保障,也为国际社会广泛理解和认同“一带一路”理念提供了良好助力。

学理解读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带一路”进行理论探索、逐步构建“一带一路”学具有鲜明的理论创新价值。“一带一路”是中国依靠自身成功发展经验,为大变局时代的国际社会提供的一种经济发展倡议。经过十年探索和建设以及孕育“一带一路”倡议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多年实践,“一带一路”已成为内容丰富的研究课题。如果设立“一带一路”学,不仅能够激励和带动科研人员加强对“一带一路”全面系统的研究,总结形成“一带一路”的知识体系和理论建构,而且能培养一大批专门研究和践行“一带一路”的后备人才,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持久发展。

  十年来,“一带一路”理论体系正在逐步形成,突出表现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创新和中国提供的全球公共知识产品两个面向。“一带一路”学有助于将“一带一路”建设与中国对外开放合作史进行有效承续,进而丰富完善中国制度型开放的理论体系,并将其扩展为中国与世界共同发展的理论体系,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理论支撑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基于共商共建共享、全球互联互通等探索形成的理论凝练,正在成为全球普遍认可的公共知识产品,这些全球公共知识产品也有助于在实践和理论上突破“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和治理赤字”等全球治理难题。

  构建“一带一路”学,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也将为中国外交实践注入持续动力。“一带一路”学是依托“一带一路”的理念和实践,对国际经济合作、世界经济发展以及新型经济全球化路径进行深入分析和理论总结的一门学问,集中反映了中国提出的新安全观、新发展观、全球治理观等理念,对于促进中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合作,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均衡发展和绿色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通过平等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维护和平稳定为共同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秉持绿色包容普惠廉洁理念,“一带一路”理论体系为共同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研究展望

  面向未来,学术理论界应从哪些方面持续深入构建“一带一路”理论体系?共建“一带一路”涵盖多个领域,因此构建起更为系统的跨学科研究尤为重要。然而,研究日趋综合并不代表研究泛化。共建“一带一路”理论要经得起实践考验,必须注重从实践经验中升华出理论创新,学者也需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家的密切互动。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理论创新亦是如此。只有汲取不同文明、国家与文化的精华,在国际交流中互学互鉴,才能产生具有广泛国际认同和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围绕具体研究层面,学者们取得的共识是,未来,“一带一路”理论体系应加强在重要概念、绿色发展、区域国别、新兴领域、学科交叉五个领域的研究。一方面,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中国为世界提供了诸多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概念,如经济带、经济走廊、丝路精神等理念,加强基础概念研究将为“一带一路”夯实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共建“一带一路”强调以绿色为发展底色。近年来,依托“一带一路”框架的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金融等领域合作不断走向深入,重视绿色发展研究将有助于指导绿色“一带一路”实践走深走实。

  “一带一路”研究应把握好“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所谓“一个中心”,是指“一带一路”怎样才能做得更好;“两个基本点”,是指“一带一路”的来源和去处,来源是指要深挖、提炼中国式现代化的独有特征与普遍意义,去处则是要深入研究共建“一带一路”的国家和地区。

  从更宏观的视角来看,“一带一路”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带动并引领世界共同发展的宏伟实践。在这一实践过程中必将有更多的时代命题等待回答,这也将带来更大范围的中国自主知识创新。从这个意义上讲,“一带一路”学的自主知识创新需要与其他学科相互支持和滋养,从而实现我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整体繁荣。未来,“一带一路”理论体系将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深入发展而进入新的发展期,成为向全球展示我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重要标志。

(本报记者  刘越)


学术热词五:“三大全球倡议”

热词简介

  202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进步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为推动世界文明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彰显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全球视野和使命担当。这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之后,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2021年9月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旨在共同推动全球发展迈向平衡协调包容新阶段;2022年4月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为应对国际安全挑战提供了中国方案,2023年2月,中国正式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中国的这“三大全球倡议”在发展、安全和文明多样性具体议题上,为推动全球人权治理作出历史性贡献,有力彰显了中华文明鲜明的自主性、包容性、和平性精神底色,反映了新时代中国鲜明的全球治理观,获得国际社会广泛认同,也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话题。

研究综述

  当前学术理论界围绕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主要聚焦单一倡议本身进行内涵解读和理论阐释,该部分研究针对性强、阐述深刻、成果较为丰富。其二,发展、安全、文明三者在内在逻辑上紧密相连,自全球文明倡议提出以来,学术理论界逐渐将“三大全球倡议”视为一体,围绕三者的逻辑关系、理论建构开展更加综合、系统的研究,这也成为本年度的重点研究趋向。

  具体来看,学者们主要关注“三大全球倡议”提出的现实背景和时代意义、理论内涵、实施路径与机制三个层面的内容,并提出了诸多有影响的学术研究进路。如从国际公共产品与国际制度的视角对“三大全球倡议”进行学理分析,从“三大全球倡议”的普惠性、公平性和现实性探讨其对全球治理的贡献,注重厘清“三大全球倡议”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之间的关系等研究。除此之外,围绕“三大全球倡议”的相关议题,学术界举办了一系列国际学术研讨会和论坛,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政府部门相关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

学理解读

  “三大全球倡议”是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产生的全局性构想,也是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实践的三大柱石。理解“三大全球倡议”的关键在于理解其提出的时代价值和时代意义。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着严重的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等难题,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中国提出的“三大全球倡议”是在我国准确把握世界格局发展趋势中提出的,充分回应了历史发展潮流,体现出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事务的担当,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

  “三大全球倡议”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反映了新时代中国包容开放的全球治理观。从国际公共产品制度视角对“三大全球倡议”进行研究,以及将中国全球治理方案与西方方案进行对比的比较政治研究最具实践指导价值。前者将为下一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助推“一带一路”拓宽合作机制;后者旨在挖掘中国方案的特色与底色,塑造更为客观真实的中国形象,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提供助力。

  中国作为国际和地区秩序的维护者、建设者和贡献者,始终致力于推动全球治理积极变革,“三大全球倡议”充分回应这一现实需要,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提供了重要抓手。从现实角度来看,“三大全球倡议”的提出代表着中国对全球发展问题、全球安全问题和全球文明问题的高度关注,是中国理念、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具体体现,不仅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勇于担当、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大国形象,还为中国未来参与全球治理提供了实现路径。从理论角度来看,“三大全球倡议”在推动国际社会积极变革中体现出一种不同于西方的理论视角,具有鲜明的创新性和开拓性,为发展中国本土的国际关系知识体系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也将为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提供良好助力。

研究展望

  “三大全球倡议”作为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阐释其内涵时,必须充分了解它们与习近平外交思想中其他重要概念之间的关系与演进逻辑。立足“三大全球倡议”本身进行学理解读是研究基础,但是了解融会贯通于习近平外交思想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解读“三大全球倡议”同样必不可少。

  在具体研究领域,一方面,应围绕各个倡议进行针对性研究。其中,全球发展倡议应重点围绕减贫、粮食安全、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数字经济、互联互通等领域展开,加强发展合作战略对接,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全球安全倡议应重点围绕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网络安全、能源安全、生物安全等领域,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推动建立均衡、有效、可持续的安全架构,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全球文明倡议应重点围绕文明交流互鉴、文明包容共存、文明创新发展等领域,倡导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秉持兼收并蓄心态,共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另一方面,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和学理逻辑决定了这三者不可分割,必须在理论建构中用更为宏观的视角将三者统一起来进行整体性研究,缺少任何一个方面,从认识论上来讲都不够全面、不够系统。

  总结分析当前国内的研究进展,我国学者对“三大全球倡议”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其理论内涵的分析上,在实践层面稍显不足。针对这一现状,有学者建议未来研究应进一步走深走实。“走深”是指研究者应建立起跨学科的理论素养和视野,提高研究的理论厚度,得出更加深刻的、令人信服的结论;“走实”则是要针对目前全球治理中的关键问题展开分析,提高“三大全球倡议”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真正推动中国治理方案落在实处。

作为新生的理论体系,加强与国际社会对话,提升“中国话语”的国际传播效能,是“三大全球倡议”理论建构的题中应有之义。构建“三大全球倡议”理论体系是与其他国家开展对话的基础,实践成果的落地则是引发国际社会共鸣的关键。目前,国际社会对于“三大全球倡议”的了解较为有限,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将这一理念转化为行动的能力。因此,未来应注重从理论到规则、从共识到行动的系统研究,不断提升“三大全球倡议”的国际传播效能。

(本报记者  刘越)


学术热词六:新质生产力

热词简介

  新质生产力是主要以高新技术应用为显著特点,以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为核心支撑,更加符合高质量发展标准和要求的生产力,是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提出的全新理念。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强调,要“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次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工作汇报时进一步强调,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以“新”为起点,以“质”为核心,以“生产力”为立足点,不仅为东北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全面振兴标定了航向,更是为我国未来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研究综述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一经提出,便在各界引发广泛关注和热切回应。多地密集召开经济工作会议,将培育新质生产力作为发力点。江苏省明确提出,持续推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和数字化、服务化转型,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先发展,积极布局发展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辽宁省重点强调,要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壮大新材料、航空航天、机器人、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装备等产业集群,加快发展低空经济;重点围绕人工智能、细胞治疗、元宇宙、深海深地开发等领域,大力发展未来产业。此外,四川、贵州等多地也就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作出具体安排部署。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在学术理论界引发广泛而热烈的反响,为充分理解和掌握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路径指引了明确方向,为进一步解读和深入研究新质生产力未来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学术界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管理科学等多学科进路开展深度探讨,从学术前沿、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高质量发展、新型工业化、产业转型的战略全局出发,着眼于其多维内涵特征、生成逻辑、历史演进、理论创新、时代意蕴、发展战略等核心问题进行解读。“新质生产力”理念提出至今,已有百余篇学术论文作了多维学理阐释,体现了哲学社会科学界坚持与时代同步伐的责任意识和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的担当。

学理解读

  学者们认为,新质生产力作为一个全新的理念,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在中国的最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在现代化建设中由实践经验浇灌而结出的理论硕果,更是一次由生产力发展引发的思想跃迁。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生产力是全部社会生活的物质前提,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经济基础。源于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三者的共同作用,新质生产力作为新的物质生产力已在智能化、信息化时代应势而生。

  新质生产力,“新”在构成生产力的要素发生新变化,包括技术应用的新形态、生产方式的新变革、产业融合的创新、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生产以及知识和创新驱动。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新业态,新领域、新动能、新优势,多样化的“新”,已带来“质”变,“质”的跃升表现为主导技术、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发生质的变化,进而使产品形态、产业结构和发展质量发生明显改善。新质生产力通过引入新的科技手段和工具,使得生产要素的配置更加灵活和高效。相比传统生产力主要依赖劳动力和资本的投入,新质生产力更加注重知识、技术和创新的应用。这种优化配置的方式,使得生产过程更加智能化和创新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新质生产力的出现,推动了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升级。它不仅改变了传统产业的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而且催生了新兴产业和新的商业模式。例如,互联网的兴起改变了传统零售业的格局,共享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传统服务业的模式。这种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升级,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新质生产力促进了创新能力的提升。它鼓励企业和个人进行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创新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多的机会,激发了创新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着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能够加快技术进步速度,而且能够改善资源配置效率,它对生产要素的变革也使得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这生产三要素的匹配方式与传统生产力有了显著的差异。新质生产力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先进生产力的具体表现。

  新质生产力代表了科技进步和创新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改变了传统生产力的模式和特征,通过技术进步、优化要素配置、经济结构转型和创新能力提升的协同作用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为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机遇。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我们当前推动经济可持续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任务。

研究展望

  作为夯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物质技术基础的重要举措,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为目标,通过科技创新牵引不竭动力,发挥新产业主导作用,锚定产业升级作为前行方向。同过去以传统资源投入换取经济增长大为不同,新质生产力是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展望未来,它将是我国从劳动密集型到科技密集型的一次“蝶变”,将为我国未来长期可持续稳步发展塑造更多发展动能和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质生产力理念,体现了对技术进步的深刻认识和把握,也体现了党中央以产业升级构筑新竞争优势、赢得发展主动权的态度与决心。

  未来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在于,加快推动新质生产力三要素实现更高水平的升级,从而使得生产关系更好地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学者们认为,当前主要有三方面工作。一是统筹科技、教育、人才三大战略,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提供强力科技支撑。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二是进一步深化制度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三是稳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从供需两侧为新质生产力的成型、成势扫清结构性障碍。在这个过程中,包括信息技术产业、高端制造业、绿色产业、创意文化产业在内的关键产业对于发展新质生产力起着重要作用,应当重点关注。

(本报记者  张译心)


学术热词七: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热词简介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是使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屹立于世界哲学社会科学之林的必由之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赋予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崇高使命和责任担当。

研究概述

  自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以来,这一命题迅即成为学术理论界关注的焦点。2023年,学术界围绕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内涵、基本特征以及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意义和路径等进行宏观、系统的阐释解读。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增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学术自觉意识,在多个研究领域涌现了一批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术成果。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上实现率先突破,在人文基础学科领域以及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领域开展前瞻性、战略性、基础性、储备性研究,并发布多项重大成果。由中国人民大学发起倡议,全国40余所高校共同参与组建的“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大学联盟”,定期组织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成果发布。一年来,多所研究机构、不同研究领域举办以“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为主旨的学术论坛,激发学术界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扎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努力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学术期刊作为中国理论与中国思想的主要发布载体,主动承担起助力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责任,《中国社会科学》等期刊以相关议题设置为引领,聚焦习近平文化思想、“两个结合”、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重大课题,组织刊发了一批具有知识创新性、理论创新性、方法创新性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优秀成果。

学理解读

  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是几代学人的夙愿,这个学术之梦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学术界认为,中国有连续未中断的文明,拥有极为深厚的文化传统,这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基础和底气;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进程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可资总结的、不同于西方现代化道路的中国实践,这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取之不尽的宝贵经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对西学新潮的大量引进,到在诸多学科领域能够与西方同行同台竞技,再到形成对以西方理论阐释中国经验局限性的自觉反思,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开始形成总结中国经验、发展中国理论、提出中国方案的学术自觉。

  “中国自主”是这一伟大时代命题的关键题眼。学者认为,中国特色、中国自主的核心要义是摆脱学徒状态,不再依赖外来的思想、理论和言说方式来指导自己的实践、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就是要发展出自己的研究范式、知识体系、个性特色、核心竞争力,而不是满足于做西方学术的搬运工或传声筒,要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我们要把从西方学到的东西发扬光大、把自己传统的东西推陈出新,进入学术上的综合创新、自我创造,在内容和形式上形成源于中国实际的原创性研究,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从而回馈世界、回馈人类文明。

研究展望

  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建构是一个艰巨而复杂的过程,具有自觉性、目的性、原创性、本土性、借鉴性、时代性、实践性、科学性、世界性等特点。学术理论界应丰富对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系统性整体性研究,不能仅局限在某一学科、某一领域、某一层次。学术理论界提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应具有以下方法论自觉:在反思现有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重建国际学术秩序;在与国际学术界交锋、交流、交融中确立文化主体性;在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中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以问题为导向,在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中建构中国创新理论;在学科自觉中建构自主知识和自主知识体系;在媒体融合中建构中国特色期刊体系和自主知识资源平台;在优化学术生态中构建科学评价体系和中国学术共同体。

  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必须扎根中国大地,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阐释中国道路、解读中国实践,坚持用“中国人的世界观、方法论”研究中国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进而实现知识体系和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充分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把握中国实践自主性,必须以大历史观为指导,深入把握中国发展的连续性和整体性,从中华民族史和世界历史高度准确理解中国尤其是中国道路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

  未来,增强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学术自觉,还需要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问题意识入手,把握中西文明互鉴中的对话主义,需要克服不平等、不平衡对话,处理现实交流互鉴中面临的诸多断裂、错位和矛盾,在极为复杂的学术场域中确立中国自主的实践智慧。

(本报记者  张清俐  张杰)


学术热词八:文明交流互鉴

热词简介

  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首次提出“文明交流互鉴”理念,明确强调“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新时代以来,这一重要论述在国际社会引发广泛赞誉和高度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论述,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指明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正确道路,为建设姹紫嫣红、生机盎然的世界文明百花园贡献了中国智慧,引发学术理论界的热烈讨论。

研究概述

  2023年,学术理论界对于“文明交流互鉴”这一重大议题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研究成果数以万计,涉及哲学、文学、历史学、人类学、传播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中国式现代化”“国际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是被频频提及的热点话题。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研究采用了跨学科跨文化多元视角,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融通中外文化、增进文明交流中的独特作用。一年来,学术理论界还就“文明交流互鉴”这一重大议题举行了系列学术论坛,其中多场论坛均由国家主导且是首次举行。例如,由中宣部主办的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其主题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由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主办的第三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暨首届世界汉学家大会,主题为“落实全球文明倡议,携手绘就现代化新图景”;由文化和旅游部、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首届“良渚论坛”,主题为“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文明交流互鉴”。除此之外,全国社科院、高校、研究机构也组织了多场研讨。这些学术论坛的成功举办,深刻阐释了文明交流互鉴的思想意蕴,有效探索了文明交流互鉴的实践路径。

学理解读

  文明在交流中产生、在互鉴中发展。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文明交流互鉴有助于消解零和博弈,彰显人类文明新形态并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无论在联合国框架内还是在双边或多边关系中,我国正在以实际行动推动不同文明和谐共处、相互成就,促进各国人民出入相友、相知相亲。

  历史和现实充分表明,每个民族的文明成果都带有自身特点,并且在相辅相成中成就着人类文明的整体建构,也意味着一个民族的文明创造及其成果总是要被别的民族分享。文明交流互鉴表征着人类文明存在和发展逻辑,以及人类文明以加速度方式演进的常态。这一逻辑启示我们,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过程中,既要恪守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为人类文明贡献独特的东方智慧;又要秉持开放视野,批判地借鉴和吸收他者文明中的一切有益成分,化作自身的活性因子,以更好地实现自我肯定。

  学术理论界认为,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需要不同历史时期“文明交流互鉴”理论支撑,今天的发展仍然要本着“文明交流互鉴”历史精神,加大开放力度,和世界各国各民族人民来往交流。就世界发展而言,文明交流互鉴是主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与前提,这也是世界各国在处理国家之间、民族之间关系时所要遵行的基本原则。开展“文明交流互鉴”学术研究,是学术为现实服务的重要内容,是学者的历史责任和时代担当。

研究展望

  学者们认为,开展“文明交流互鉴”研究,有助于总结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经验及其背后的逻辑,揭示文明交流互鉴的基本规律、内在机制及其实现所需要的条件,为人类文明在21世纪的发展走向更加健全和自觉提供助益。这方面的研究需要更加深入、扎实、细腻,一般性的研究固然是必要的,但一定要以实证的甚至是个案的研究为基础,从而避免抽象和空洞之虞。

  以丝绸之路为例,未来对文明交流互鉴的研究,大致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历史性的突破:一是对丝路胡语文献的再发现再解读,这一课题对中国学者而言尤其任重道远。二是加大力度开展丝绸之路考古工作,除了继续深入与中亚等丝路共建各国进行合作考古研究之外,对丝路遗址和丝路出土文物精深的解读也不能忽视。三是从更深层次研究历史时期华夏文明、中国文化、中原汉地的社会物质生活对丝路共建国家、民族的影响。

(本报记者  班晓悦)


学术热词九:高质量发展

热词简介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把推动高质量发展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各领域,成为社会各界共识。2023年,学术理论界深刻学习领会党中央对高质量发展的明确定位,对高质量发展的历史逻辑、内涵特征和实践要求的解读和阐释更加深入。2023年12月11—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推动了高质量发展的研究热度继续升温。

研究概述

  高质量发展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学术理论界高度重视学习、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总结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经验与实效的重要材料,为今后更好推动经济社会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2023年,学术界各学科探讨高质量发展相关议题,相关研究文章数以万计、学术著作持续涌现。其中的研究热点包括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等。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以企业、产业和区域一体化建设为具体视角的案例研究,聚焦实践主体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取得的经验与成就,推进相关研究成果转化落地。经过近年来各领域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多维度探索,关于高质量发展的评价研究在2023年同样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涉及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构建、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筛选等多方面内容,这些都为未来更好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参考。

学理解读

  高质量发展一方面是回应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的产物,另一方面也是国内学术理论界对中国发展进行深入思考的成果。发展是时代的要求,高质量发展在内涵上重新界定了“何谓发展”“如何发展”等问题,从而引起经济学、管理学、行政学、政治学等诸多学科学者的广泛关注,成为社会科学领域多学科向纵深探索的引领式概念。高质量发展这一概念丰富了人们对发展概念的理解,实现了对发展概念更多从对“量”的关注转化为对“质”的聚焦的内涵转变。发展与自然的关系、发展与社会的关系、发展与人自身的关系、发展与文化的关系等,呈现出更为系统、更为立体的人类社会发展图景。

  高质量发展是中国近年来经济转型与升级的核心理念,其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对经济发展模式的深刻反思、转型和超越。有学者表示,高质量发展理念的提出,有助于引导中国经济从过度依赖资源消耗和不利于生态环境的粗放型增长,转向更可持续、健康的发展路径。

  实证研究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研究成果转化的重要方面。基于针对企业和地方政府调查研究基础上的案例研究,是切实发挥高质量发展研究实效的重要方面。通过梳理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总结近年来各领域高质量发展的成果和经验,可以为解决高质量发展中的难题提供更多典型解决方案,发现发展中的共性问题、总结发展中可遵循的规律。

研究展望

  高质量发展研究是一个大课题,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针对不同领域,如何评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效,已经成为学术理论界普遍关注和积极探索的重要研究方向。当前,学术理论界已经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背景、理论基础、任务要求等方面作了较多阐释。未来,对高质量发展的评价、动力生成机制和发展路径尚需进一步探索。关于高质量发展相关问题研究可以重点关注以下方向:构建更为全面、科学的“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以更好地反映其多维度、复杂性的特征;关注“高质量发展”与社会公平、区域均衡等问题的关系,以实现更加包容和公正的发展;探索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政策工具、市场机制和治理体系,为我国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作用、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培育未来产业、促成经济稳定持久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驱动力。

(本报记者  刘远舰)


学术热词十:ChatGPT

热词简介

  ChatGPT是由美国人工智能实验室OpenAI于2022年底发布的一款对话式大型语言模型,2023年初风靡世界,并在中国学术理论界引发广泛讨论。ChatGPT使用了大规模的预训练数据和深度学习技术,可以处理各类问题,其优势在于能够生成连贯、有逻辑的回复,并且可以根据上下文进行灵活的对话。但它也存在局限,即由于模型是基于预训练数据生成的,因此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够准确恰当的回复。

研究概述

  在ChatGPT横空出世一年后,《自然》杂志首次破格将ChatGPT这位“非人类”列为全球重大科学事件中的十位人物之一。作为一个用户数量超过17亿的AI巨人,一年来,ChatGPT打响了全球人工智能领域“发令枪”,百度、华为、Google、微软等多个企业巨头入局,孵化了包括文心一言、讯飞星火、Bard、Claude等数百个不同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对于社会而言,ChatGPT最大的贡献也许在于它不仅使人望见AI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还使得这种能力触手可及、让未来到来。

  在行业内“炼大模型”发展如火如荼的同时,ChatGPT也快速渗透了学术界,几乎所有学科的研究和教学中都能察觉其身影,一年来各学科涉及ChatGPT应用相关的研讨会多达数百场。学界普遍对于诸如ChatGPT等人工智能持中立态度,认为在拥抱科技、享受人工智能应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还应留意版权问题、过度依赖、隐私泄露等负面影响。学界期待建立更科学完善的框架,监管好人工智能这把“普罗米修斯之火”,以期将人们带向更光明智慧的远方。

学理解读

  ChatGPT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会逐渐落地各行业领域,使得各行业迎来智能化发展,这个过程势必伴随行业内部波动和变化。学术界认为,以ChatGPT为代表的AI行业未来发展有助于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引发经济结构重大变革,推动社会生产力的整体跃升,提高全要素资源的配置效率。当前,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和竞争点所在。基于互联网数字技术的科技创新几乎成为了唯一不受刚性约束的道路。但ChatGPT仍存在一定的技术缺陷,如依赖于训练数据中的统计规律,易导致算法歧视、滥用现象的出现。

  ChatGPT以其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和生成能力,为各个领域提供更智能更人性化的交互方式;催生大量的跨学科研究和应用领域,推动学科融合,激发不同领域之间合作交流。

  对于ChatGPT带来的行业风暴,有学者提出,政府要适当加以引导,在营造更有利于AI创新突破的市场环境的同时,采取相关监管措施防止科技泡沫的形成,避免AI发展对中低技能劳动者群体的就业产生过度冲击。

  ChatGPT能替人“捉刀”,完成工作已不是秘密,但由于其基于大数据的、多模态的生成能力主要依赖人类数据内容的输入,并不能由0到1凭空产生。因此,它不可能取代大部分的文本工作,只是为人类需要提供了更多选择、更多优化多模态文本。为了适应人类的差异化、场景化、个性化等需求,仍然需要人类对生成的文本结果进行修正与优化。目前来看,那些需要高度创造性和复杂情感与思维能力的工作仍是人类的专利。由于生成文本的基础限制,ChatGPT目前还无法生成真正有创造性的、个性化特点鲜明的文本。

研究展望

  我们相信,在人类不断努力下,大型语言模型未来将朝着更大、更强、更智能、更友好的方向发展,为人类社会带来无限可能,然而其对就业是取代还是增强的问题仍饱受争议。有学者认为,人工智能创造的经济增长潜力和补充的新兴岗位都会创造新的就业需求。因此我们无须过分担忧影响就业率的问题。应采取相应的政策和措施,确保技术的发展与社会和谐发展相一致。政府、企业和学术界需要共同努力实现技术发展与就业率的平衡。

  未来,建构契合时代需要的数字治理范式是AI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学者建议,要推动数据互联互通,夯实人工智能发展基础,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新场景、新设计,构建“平台、数据、算法三维结构”数据治理体系的范式革新。应协同管理区块链数据,夯实大模型背景下知识产权发展的基础,并且借助元宇宙新兴流量入口,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提供丰富的大模型场景支撑。

  规范人工智能技术需逐步建立并完善人工智能基础共性、互联互通、行业应用、网络安全、隐私保护等技术标准;建立追溯和问责制度,明确人工智能法律主体以及相关权利、义务和责任等,并加快针对人工智能具体应用场景的立法;通过树立人工智能领域正确伦理价值、原则实现对其正确价值引导与伦理规制。

  目前来看,诸如ChatGPT在内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仍有很大提升空间。未来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需要更多的数字资产喂料而成长强大,需要更精调的预训练而精确,需要更人性化的算法而精当,从而确保生成的文本更加适用和有效。

  随着算法技术的日趋提高,ChatGPT对语言、情感精微之处的捕捉和表达能力达到甚至超过人类,或许将不再是天方夜谭。在它“成长”的过程中,“教给”它什么样的基本要素至关重要。就中国文化相关问题来说,要提炼中国文化的核心要素,把这些要素及我们认为最重要、最有必要在国际社会传播的内容教给AI,尽可能保证知识的全面性、准确性。要给它提供大量相关内容的文本,使它有足够的语料作为生成文本(翻译)的基础。

(本报记者  张译心)

(责任编辑:王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