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27 日,2024 年度特邀作家“何为中国式的科幻文学”分享会暨重点项目“新科幻专辑”选题论证会在总社举行。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小说专业委员会委员弋舟,宝树、苏伐、李夏、谢云宁、郭磊、阿缺等六位国内一线科幻作家参加活动。总社社长刘东风,总社首席编辑穆涛,大众文化出版中心主任刘定,编辑扈梦秋、穆语彤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穆涛主持。
刘东风社长致辞。他对弋舟先生及各位科幻作家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科幻文学作为文学世界中的独特存在,不仅是对未来的憧憬,更是对人类智慧和想象力的极致表达,更有意义的是能够激发我们对科技、社会乃至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这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性的主题。今天的研讨,希望听到大家聚焦“中国式科幻文学”的观点碰撞,希望本次分享会能在中国式科幻文学的思考和实践上有所启示和收获。
在分享交流与选题论证环节,弋舟先生首先对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对作家的用心与重视表达赞赏,他认为一位作家此生有一个重要的出版平台相伴是非常宝贵的财富,对作家的成长有着重要意义。随后表达了对各位作家的分享的期待。
宝树、苏伐、李夏、郭磊、谢云宁、阿缺六位作家纷纷发表精彩观点。宝树分享了经典演绎的科幻视域,对如何将经典故事主题引入科幻世界呈现了自己的思考。苏伐介绍了目前已完稿的长篇小说《慕容画坊》的写作缘起及故事大纲。李夏讲述了正在构思的长篇新作《长安大道行》的思路,希望能实现从小人物看见大时代的写作目标。郭磊探讨了虚拟意识与人工智能的科技与伦理,面对如此剧烈的社会变革,科幻小说或许是未来现实世界可供参考的蓝本。谢云宁阐述了人与宇宙的关系。阿缺则聚焦于科幻中的情感,科幻营造的极端情境下,人类所表现出不一样的情感。各位作家的分享引发了与会者的深入思考和热烈讨论。
穆涛总结时表示,此次分享会为科幻文学创作者提供了一个宝贵的交流平台,不仅促进了作家之间的思想碰撞,还为大家的科幻文学创作带来了启发。提出当下的科幻文学写作共同遵守的方向是什么,科幻与科普的关系是什么,科幻如何通过人文的方式传达等几个问题供大家思考,并期待在各位作家、专家,在出版方的共同努力下,最终能用作品对此观念进行具象化的呈现与表达。
编辑/杨珂 审核/王笑一